【老鼠日報社會版】
一群老鼠旅行團逛台北101大樓時,其中一名團員因不小心吃到“黑心食物”,
2009年卡酷年度動畫編劇獎
美國環球雜誌
全球品牌授權100大企業(以2008年銷售額計)
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後,它活了,活在許多觀眾的目光下。
死亡,在許多社會中存在著禁忌,而這種為逝者送行的特殊服務業-禮儀師(入殮師),也自然遭到鄙夷的眼光看待,為人所歧視。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這部電影取材禮儀師這個職業為藍本,本是不怎麼討人喜愛的題材。然而,導演透過人性情節的敘事發展與細膩影像的處理,以及演員精湛的表演,讓觀者感受到生命尊重與尊嚴的深切感思。
不論是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,或者是異裝癖者,每一個逝者都有其不同生命史,但唯一相同的是,此刻靜靜地躺在靜寧氣息中忘了一切。而在這人生的終點站月台上,禮儀師則扮演著最後告別旅程的協助者。
在滝田洋二郎的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電影中,我們看到許多死亡之臉,也看到生者對死者的記憶情感,有的恨,有的怒,有的哀,有的愁。死者與生者的另一種關係對話,在葬儀中或以冷嘲、悵然、無奈、沉默、追憶等不同形式的密語來開展,但總是在修補彼此之間情感細縫的缺闕。
修補情感,就如同禮儀師在為死者修整容顏。
劇中對戲劇衝突雖然處理的很淡,猶如砌一壺清茶,主要發生在死者和生者情感的修補,主角夫妻之間情感的修補,以及主角父子間情感的修補,但我們卻可以感悟到那種對於人性情感繫念的深刻。
逝者如斯,葬禮是死者的喪禮,也是生者的喪禮。其實死亡儀式對於生者的意義反而更重要些,因為往往葬禮是在洗滌親朋們對於死者的哀傷、挽惜、喟嘆、失喪情緒,一種療癒傷逝的社會習俗設置;或悼念,或追思,為逝者送行的意義即在於此。
他人的死亡,是對生者的一種無聲警語。
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雖不是成篇的死者列傳,各式各样的死别,卻成為一段段以慢板樂音串連而成的動容俳句。
穿過死亡的容顏,讓人看見情感價值。
同時,穿過死亡的容顏,一場場對逝者最後的溫馨接送情,也讓人看見職業的尊嚴與態度!
宮崎駿的創作之謎
宮崎駿這位被視為日本卡通界的大神,從《天空之城》開始到近期的《移動城堡》,每回推出的動畫電影總是引人激賞,並且在票房與讚譽聲中獲得亮麗成績,然而,宮崎老爹到底是如何開始展開一部動畫片的創作呢?
創作,需要有一股來自創作者自身的生命感動,引發莫名的內在動力來啟動無窮無限的想像火花。在宮崎駿的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》創作紀錄片中,讓我們看到一位卡通導演如何開始他的工作,記錄著他從概念圖的發想到第一卡鏡頭完成的過程。
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》動畫片的發想,從宮崎駿個人創作間開始。在吉卜力工作室附近有一處宮崎駿的秘密創作基地,那是他個人的創意發想窩,創作之卵就在此開始孵化,就如同綠觿龜需找一處無閒人干擾的所在繁衍產蛋,一切起源於此。
剛開始,宮崎駿和一般創作者同樣遇到如何起筆的難題。第一筆落下決定了許多事,包括了整部片的基調、氛圍、著力點等等。等待靈光乍現,並不容易。宮崎駿畫不出第一筆,煩燥不安,干脆撒筆躲去睡他的大頭覺。等他一覺醒來,耶,靈感終於在夢中發酵,他開始動筆了。
這部片他要跟以前的作品不一樣,他要挑戰自己,以單純的作畫,取代過度陰暗面與高光的處理。或許,這是一種返樸歸真的心態吧!
除了內在動力,有時外在動力也是鼓舞創作的重要軀力。
鄰居小孩見到宮崎老爹時,純真地說了:「謝謝你製作了《移動城堡》!」觀賞者給予的真誠感謝,除了是一種情感交流之外,這恐怕是對創作者最大的鼓勵了。
在影片中拍攝了一段插曲,宮崎駿去觀看兒子宮崎吾郎首次執演的《地海傳說》動畫電影試映,雖有點偏題卻也頗耐人尋味。身為父親的他,對兒子自然有所期待,同時這也是一種父親對兒子的嚴格要求心態。宮崎駿看到一半就很不耐煩地跑出試片間,然後自顧地抽起煙來,看得出他生著悶氣的心情。他對兒子的評語是:「他是拍給我看的!」宮崎駿覺得《地海傳說》有許多他以前動畫片的模仿影子,顯然宮崎吾郎受到父親的影響太深,無法成為他自己!
宮崎駿一開始就強烈反對他兒子當導演,因為他覺得宮崎吾郎還不夠成熟,根本無法勝任。
一個成熟的創作者需有自己獨特的風格,有別於他人,開創出自己的局面。宮崎駿是對的,他不希望宮崎吾郎只是當宮崎駿的分身或兒子如此而已,而是希望宮崎吾郎能夠走出自己的路,非活在父親的影子之下。然而,最後他的兒子還是令這位將近退休的動畫老兵失望了!
先前,吉卜力培養接班人極不順利。宮崎老爹原本在1998年宣布退休,好不容易培養了《心之谷》的近藤喜文接班,卻突然因病而去世,使得宮崎老爹不得不重上戰場,支撐著吉卜力的未來命脈。
看來,創作其實不難,最難的是營造出自身獨特的風格性及其決心!
☆ 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》及創作紀錄片可到土豆網觀賞
兒童劇也搞韓流
韓版小矮人戀歌
兒童劇也搞韓流?
上星期六,受邀去觀賞了九歌兒童劇引進的韓國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作品,看見了韓國除了在影視方面進展卓越,蓬勃繽紛,同時整體文化表現也影響擴及至其它藝術類別上,形成一個故事產業的外銷活力。
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是九歌與韓國交流的作品,以一個為人所熟知的童話加以衍義,創造出新的故事文本。劇情描述闇啞小矮人半月愛上白雪公主,來探討愛與奉獻之主題,故事感人,舞台效果驚奇,別具特色。而劇中最令人動容的是小矮人半月的手語舞,以及最後半月出現在滿天星花叢中的舞台效果。我想,一齣作品若有觸動人心之處,必能得到觀眾掌聲回報,而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便是如此。
小矮人半月不會說話,以手語代替語言表達,卻難以讓人了解其內心世界。沉默並非無言,語言只是人類的表達方式之一而已。這並不縮減其生命情感的熾熱,一心為其所愛付出,不畏艱難歷險求藥,一再地盡其所能拯救白雪公主的生命,雖然最後還是以悲劇告終,但卻讓人見到高貴心靈不在於言語的喧聲中,而在於沉默的真誠行動裡。
看了這齣戲,我倒覺得像是看了一齣偶像劇(演員也長得美美的),它其中包含了一些偶像劇該有的要素,。其實,影視偶像劇與童話的關係是值得探究的課題。韓劇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,恐怕有一部份即源於成人童話的成功建構。而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也掌握了「童話偶像劇」或「偶像童話劇」的元素,打破兒童劇應該如何如何的限挶及是否應該有商業化包裝的難題。而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在我看來,其實可看待是一齣成功商業包裝的兒童舞台偶像劇,如同韓劇中《宮》、《冬季戀歌》等影視作品一樣。不過,這樣的包裝卻要非常小心,處理得稍有不慎,就會單純淪為灑狗血和濫情的手段而已。
不論如何,《小矮人愛上白雪公主》除了敘事上的一些小瑕疵外,是值得一看的,包括大人和小孩!